月映仲秋醉美田,稻花香里說豐年!
讀書時代,特別喜歡讀辛棄疾(別號稼軒,南宋著名愛國詞人)的詞作,常常被他熾熱而又強烈的愛國情懷、豪放雄闊而又婉約清麗的詞風所吸引、所感染。
讀到“千古江山,英雄無覓,孫仲謀處……金戈鐵馬,氣吞萬里如虎”,讓人感嘆辛翁當年雄才大略,宏圖欲展;讀到“醉里挑燈看劍,夢回吹角連營……沙場秋點兵”,眼前軍旗獵獵、戰(zhàn)馬嘶嘶,讓人熱血沸騰;讀到“稻花香里說豐年,聽取蛙聲一片”,腦海中稻浪滾滾,一派豐收景象,讓人喜悅……
近些年,回到家鄉(xiāng)遼寧東港(全國重要產(chǎn)糧縣)工作,正好有機會感受類似辛棄疾當年生活過的環(huán)境,同時也讓我對他的詩詞創(chuàng)作和情懷有了一番新的感受和認識。
“稻花香里說豐年”——都說了多少年了,如今又是一年稻花香,何不趁此實地感受一下當年的情景呢?今年中秋之際,簡單吃了晚餐,驅(qū)車尋覓。
一路上,路況良好,連朋友都說,這些年咱們這里變化很大,路通了,政策好,老百姓收入明顯增多了。車行不足20分鐘,導(dǎo)航顯示十字街鎮(zhèn)龍山村,車窗外已見一望無際的稻田,不知怎的,我心里竟有些興奮和激動起來。我們把車輕輕停下,雙腳行走在這片我曾經(jīng)牽掛的土地,是那么踏實和愉悅。
傍晚時分,掛在山邊夕陽的余暉透過云層,稀稀疏疏地灑在金黃的田野上,飽滿的稻子在晚風中輕快地搖曳著,空氣中散發(fā)著這個季節(jié)特有的溫馨而迷人的稻香。
道路旁的村莊星羅棋布,裊裊炊煙在村莊的上方升起。有趣的是,我們所經(jīng)過之處,稻田里、溪水邊,還有茅草叢中,蛙兒們、蛐蛐們不知疲倦地一個勁兒地接力鼓噪著,叫聲此起彼伏,與鳥兒的叫聲連成一片,鳴奏著一首令人陶醉的田園交響曲。
“明月別枝驚鵲,清風半夜鳴蟬。稻花香里說豐年,聽取蛙聲一片。七八個星天外,兩三點雨山前。舊時茅店社林邊,路轉(zhuǎn)溪橋忽見。”詞人筆下,景美意遠,連空氣都散發(fā)著誘人的稻花香,令人心馳神往。
借助于星光和隨身帶來的一個手電筒,我們走走、停停,說說、看看,現(xiàn)代化種植的時代,稻田里有著不少高科技物理除蟲設(shè)備,甚至借助手電,還能發(fā)現(xiàn)不少養(yǎng)殖的河蟹。
在稻田邊行走了一個來小時,一路上大家饒有興致地聊到辛棄疾的詞,遙想當年,金黃的稻田邊,留下了他胸懷抗金復(fù)國壯志思考的腳印,也見證了他走進田園親近黎民百姓的歡樂。明月、清風、驚鵲、鳴蟬、蛙聲、稻花香,無不表現(xiàn)了詞人豐收之年的喜悅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。
天色已晚,我們戀戀不舍地慢慢踏上了回程的路。緩緩地打開車窗,發(fā)現(xiàn)稻田邊矗立著“丹東市江海明珠米業(yè)有機水稻種植基地”的形象展示牌。
當再一次回望那一望無際的稻田時,醉人的稻花香隨風飄進車內(nèi),而動聽的鳴聲則在不知不覺中漸漸遠去……
辛棄疾詞中的意境再次出現(xiàn)在腦海里:“七八個星天外,兩三點雨山前……”凝望著遙遠的星空,我想著,不知天上的星辰,是否還記得當年辛翁夜行情景,也許那家公司的老板,也曾和我一樣,對辛翁之詞有著相似的見地,或許也感受過這樣一個夜晚,因此選擇了這里,作為有機水稻的種植基地。星辰眨眼不語,只有陣陣輕風帶著芬芳在田野上吹過……
往事越千年,今又稻花香……
產(chǎn)自遼東半島東南部、鴨綠江口與黃海交匯處,臨近鴨綠江口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(qū)——遼寧東港。這里是全國200個重點產(chǎn)糧縣(市)之一,水稻種植面積達80萬畝以上,年產(chǎn)水稻40多萬噸,居遼寧省縣級首位?!皷|港大米”種植歷史長達260多年,具有“米粒飽滿、色澤清亮、香味濃郁、適口性佳、柔軟潤澤”等特點,清朝時,曾作為“皇家貢米”,2005年獲國家地理標志產(chǎn)品證明商標!
有機食品
是國內(nèi)食品級別的最高殿堂。有機食品的認證有著嚴格苛刻的把控條件。首先,土地就需要至少3年的轉(zhuǎn)換期,經(jīng)檢測達標后才能進行耕種。(這里主要檢測土地的農(nóng)藥殘留,鹽堿性等。)種植過程不打農(nóng)藥,不施化肥,全程采用原始的人工除草,生物制劑和物理殺蟲。